五月自古被称为*月、恶月,百事多有禁忌。道观、寺庙向施主赠送佩带符篆等物,以避*邪。因为艾草、菖蒲以及雄*都有驱虫杀*作用,过端午节洗艾水澡、悬艾、缠五色丝饮雄*酒等,成了普遍的习俗,目的都是为了驱邪消灾。

在古代,端午节风俗照例要饮雄*酒。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的食俗。“五*”指*鳝、*鱼、*瓜、咸蛋*及雄*酒。

雄*酒的用处

普通百姓对雄*酒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雄*酒跟白娘子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白娘子在端午喝了雄*酒现出原形,吓煞了许仙。《吴郡岁华纪丽》卷五:

今吴俗,午日多研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胸手足心,云无蛇虺之患。复洒余沥于门窗风俗封冻壁间,以祛辟*虫。

将雄*和蒲根、酒混合在一起,就是雄*酒了。将雄*酒沾在小孩子的额头,传言可以辟邪辟虫,《燕京岁时记》说: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物。

端午这天,各地人家要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称“端五景”。人家各有宴会庆赏端阳。药市、酒肆会做生意的买卖人,会向老顾客赠送雄*、苍术、酒糟。各行各业在这天也歇业,众人在酒店里开怀畅饮,名曰“白赏节”。

雄*酒的做法

民间雄*酒的做法是: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浸白酒,不过也有单独用雄*浸酒的。因为相信雄*酒可以驱妖避邪,更有拿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王”字,这种风俗称为“画额”,也是为了驱除邪魅。

仲夏疾病流行、*虫活跃,还有将雄*酒喷洒在房屋壁角阴暗处,以避*蛇蜈蚣等物,驱散癌疫*气。有水井的人家,以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

为什人们相信雄*有如此魔力呢?说起来,最早使用雄*的,是道家。雄*是道家炼丹中常用的药材,葛洪在《抱朴子》里就提到用雄*泡酒,《道藏》有“神仙酒炼雄*方”,用雄*做主药,酒为辅料,认为喝了这酒,“腹中三虫伏尸去,心开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龙。入山辟虎狼,入*辟五兵”,后来在民间就形成了对雄*酒的推崇。

其实、雄*是一种矿物质,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主要用做解*、杀虫药。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解*防疫的功能。中医认为,雄*外用治疗疥癬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端午节雄*酒的前身,应该是菖蒲酒。菖蒲叶形如剑故称“蒲剑”,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剑”。制成的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的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本草纲目》载:

“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

早在《后汉书》里,就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的典故,菖蒲酒是我国历史传统名酒,在汉朝就声名远扬。尤为历代帝王、官官所喜用。孙思邈《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谓之蒲酒。”

古人饮雄*酒,并不可取。雄*其实有*,连修行到家的白娘子都吃不得,凡人百姓,更不能喝,移风易俗,是情理中事。雄*酒不能喝,这在今天是需要普及的事情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1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