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

诗经时代,采集还是日常劳作方式,当时所采的是一种叫“绿的草叶。绿,后来叫菉,现在叫荩(jìn)草,从没想过“绿”居然是一种草。绿色的草有很多,为什么单单荩草被称作绿?因为荩草是染*色的“绿”草,古代用它煮汁来染绿色或*色,周代以王命征之,供贵族衣物染色用,故又名王刍(chú)。

《诗经》中的“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绿为荩草,蓝即蓼蓝,都是采来染制衣服的草本植物,荩草可以染*、染绿。但这首诗却是用这小小的野草来表达丈夫外出逾期不归,妇人思念心切的心情。大概意思是:“整个上午采荩草,还是采不到一捧,荩草没有采到,可我的头发却乱了,蓬松卷曲,还是回家去梳洗吧;整个上午采靛蓝,围裙都裹不满,形容无心采集,心不在焉,总想着丈夫说好的五天就回家,结果六天还不见人。

感觉《诗经》特别愿意用普通的杂草来表达深厚的情怀,例如用白茅、栗子等来表白爱情,这些随处可见的山间杂草,竟然在《诗经》中有如此深厚的意义,真是让人走在乡间时,对这些杂草刮目相看。就这荩草来说,可谓田间地头遍地都是,毫不稀奇的杂草了,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物种。在诗经里却充满了情感色彩,真是不读诗经,不懂草木情啊!

荩草,为禾本科荩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名字有很多,如:菉竹、王刍、*草、菉蓐草、细叶秀竹、马耳草等,分布极为广泛,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常生长在山坡草地、田间地头、路边等处,到处可见。其生命力极其旺盛,尤其是它们的根,深深拥抱住大地,拔了长,拔了再长,就算用锄头深挖,也不能将它们铲尽。固这种精神,在古代便用“忠诚”二字来形容它,就有了“王之荩臣”一词,说成大白话,就是王的忠臣。

这是荩草吗?心里没底,直嘀咕呢!因为荩草与矛叶荩草,我以前是看着雄蕊的数量区分的,雄蕊2的是荩草,雄蕊3的是矛叶荩草。但矛叶荩草遍野都是,随处可见,我怎么就看不见荩草呢?走在乡间小路上,但凡看见荩草模样的就赶紧凑上去,使劲看那微小的雄蕊,是两个呀还是三个?看来看去,都是矛叶荩草,真让人失望。

在失望之际,从一条树木掩映,荒草蔓生的石阶上走下来,一眼就看见了路边的荩草,小小的一丛,从石缝间伸展出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几片幼嫩的叶子,是那种典雅的嫩绿,不得了的幽雅且富生趣,细细看了一遍,雄蕊竟然是两个两个一组的,真的是荩草,乐得心里直开花。

但你可别小瞧它是毫不起眼的路边野草啊!它还是一味治病良药呢!《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全草入药,“清热,降逆,止咳,解*,祛风湿。用于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等症状都可治,如此多的炎都能消,是天然的抗生素呢!但在众多的医书中,都有记录为主久咳气喘。

关于荩草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虽为路边常见野草,却能治久咳定喘、消炎,若长在你家路旁,请别忽视,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1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