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观察“理解”,“理解实质上是学习者以信息的传输、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经验及认知结构,主动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进而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从教育学的视角观察“理解”,最为知名的是“理解的六侧面,即: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在小学数学中,理解是“一个进行中的、动态的、非线性的且反反复复建构组织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的正确、完整、合理的表征”,是“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数学学习,也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了对数学的理解”。

本文试从如下三方面阐释为“理解”而教的主要内涵。   (一)目标指向:学科育人   会解题、会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理解性学习”倡导进一步去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怎样做的,尽可能去体悟数学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数学家对数学本质的论述,数学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即“理解数学”。

  比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可相机介绍“笛卡儿从蜘蛛织网联想到坐标”的数学故事。又如,教学“圆”,可以相机介绍“圆,一种同长也”“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等论述,既加深学生对圆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受中外古代数学家、哲学家的智慧。再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除了教材上的一般计算程序(竖式),还可以介绍我国古代的“铺地锦”算法,思考“铺地锦”算法与竖式计算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竖式的理解,进而比较算法的优劣,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同时,感受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燃起浓浓的民族自豪感。这是生动的“立德树人”“学科育人”。

  (二)学习机理:构建联系   为“理解”而教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恰如希伯特与卡彭特所言,“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它成了学生内部心理网络的一个部分……理解的程度是由结构内部联系的数目和强度来确定的……随着网络的变大和组织的更完善,理解就增长了”。

  比如,教学“乘法”,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背乘法口诀,而是需要提供“为什么要学乘法?”这样一个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的前提性问题,即“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当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人们感觉到不方便了”。又如,还是教学“乘法”,为什么2+2+2=6既可以写成2×3,还可以写成3×2?如果停留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无法解释的。这就需要通过画出一个2×3的点子图或方阵图,也可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每2台电脑一组,有3组;每3台电脑一组,有2组”,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思考。“同一幅图,横着看是2×3,竖着看就成了3×2。”新旧知识之间、不同表征之间的丰富联系,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对数学的深刻理解,让学生体悟到“原来如此”。

(三)核心要素:学以致用   为“理解”而教,要求学生能灵活地迁移所学知识。迁移主要表现为在一种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关技能。

  比如,“简便运算”教学成功的标志不在于学生“题目要求简便运算才使用简便运算”,而是“看到这道题可以简便运算,我就使用简便运算”,甚至“这道题原来不可以简便运算,我想办法让它可以简便运算”。又如,“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成功的标志不在于学生“题目要求画(线段)图才画(线段)图”,而是“遇到含有复杂的倍数、相差等数量关系的问题时,能主动想到并能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分析”;再进一步,遇到需要“一一列举”或“列表”的相关问题时,能灵活地辨别和使用相关策略,而不是机械套用画图策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1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