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年9月文章排行

十月最让人开心的事是什么?当然是十一*金周。大家都会趁着假期出去旅游,放松身心。书生就厉害了,不用出去看人山人海,书生要回家收玉米~临近放假,老妈一通电话,家里二亩地的玉米成熟了。

玉米

收玉米真是个麻烦事,首先要把带皮的玉米从玉米秆上扳下来,然后再扒掉玉米皮, 还得一粒一粒的剥下玉米粒,不说了手指头现在还疼着呢。但是,我却发现在收获过程中,我们扔掉了一位良药—玉米须。玉米须大家应该都见过,其实它不是玉米的胡须,而是它的花柱及柱头。玉米须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的功效,其单味药大剂量煎服便可治疗水肿与*疸。

大豆

除了收玉米,还得收*豆,大豆可是个好食品,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由其炮制加工而来的淡豆豉与大豆*卷同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淡豆豉

淡豆豉的加工炮制方法有点复杂了,跟咱们以前介绍的六神曲相似。大致过程如下:取大豆洗净。另取桑叶、青蒿加水煎煮,滤过,将煎汁拌入净大豆中,待汤液被吸尽后,置蒸制容器内蒸透,取出,稍凉,置容器内,用煎过汁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至发酵,长满*衣时,取出,去药渣,加适量水搅拌、捞出,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每kg黑大豆,用桑叶、青蒿各7~10kg。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大豆*卷

大豆*卷有三种炮制品,分为:

大豆*卷,制大豆*卷,炒大豆*卷。

炮制方法如下:

大豆*卷:取净大豆,用清水浸泡至表面起皱,捞出,置能排水的容器内,上盖湿布,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芽长至0.5~lcm时,取出,干燥。

制大豆*卷:取灯心草、淡竹叶置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两次,制得煎汁。药汁与净大豆*卷共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煮至药汁被吸尽,取出干燥。每kg大豆*卷,用淡竹叶2kg,灯心草1kg。

炒大豆*卷:取净大豆*卷,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微炒至较原色稍深,取出放凉。

当然三种炮制品各有其功效侧重点:

大豆*卷生用于夏月感冒、暑湿、湿温;小儿撮口和发噤;亦用于湿痹,水肿胀满。

制大豆*卷宣发作用减弱,清热利湿作用增强。

炒大豆*卷清解表邪作用极弱,长于利湿舒筋,兼益脾胃,适用于湿痹、水肿胀满。如用于湿邪所致的骨节疼痛,肢体重着,痛处不易转移者。

接着水稻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历史有~年。除了填饱肚子以外,还可消食健脾。其发芽制品为稻芽,具有和中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

稻芽

具体的炮制方法可参见《小麦芽,大智慧》那篇,同样具有生、炒、焦三种规格炮制品。稻芽与麦芽的区别是稻芽的芽要长至1cm,而麦芽长至0.5cm。麦芽消食健胃力较强;而稻芽力较弱,稻芽更宜于轻证,或病后脾虚者。二药临床常相须为用。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辛苦的季节。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方中药味味不容易。从盘中餐到方中药凝聚着中药人的辛勤努力,希望书生的文章能让大家在处方用药之余,多了解一下中药背后的故事。

文章转载自“医界书生”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