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藿香,又名血见愁,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的全草。国内以血见愁为名称的药物品种较多,各地药品来源、性味、功效、主治及使用习惯等存在差异,甚至有应用混乱的情况,使用时应注意甄别。兹列举各地常用文献名或别名为血见愁品种如下:

1、望江青,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的根或全草。清热解*,凉血活血(《本草纲目拾遗》)。

2、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茎。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土宿本草》)。

3、猪殃殃,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清热解*,利尿消肿(广西)。

4、大叶藜,藜科植物大叶藜。调经止血,解*消肿(《东北药用植物志》)。

5、铁苋,大戟科植物铁苋。清热解*,消积,止痢,止血(《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6、地锦草,大戟科植物地锦草。清热解*,利湿退*,活血止血(《乾坤秘韫》)。

7、耧斗菜,毛莨科耧斗菜、尖萼耧斗菜和小花耧斗菜的带根全草。调经活血、止血(《全国中草药汇编》)。

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皱面草、方枝苦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肺形草(《福建中草药》),假香菜、粘毛石蚕(《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冲天泡(《湖南药物志》),土红苏、皱面风、杰草(《福建药物志》),消炎草、四方草(《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中华本草》:“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70cm,上部被混生腺毛的短柔毛。叶柄长约为叶片长的1/4;叶片卵状长圆形,长3-10cm,宽1.5-4.5cm,两面近无毛或被极稀的微柔毛。假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者自基部多分枝,密被腺毛;苞片全缘;花长不及1cm;花萼筒状钟形,5齿近相等;花冠白,淡红色或淡紫色,筒为花冠全长1/3以上,檐部单唇形,中裂片 ,正圆形,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伸出;花盘盘状,浅4裂;花柱先端2裂。小坚果扁圆形,合生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7-9月。

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辛、苦,凉。归肺、大肠经。

凉血止血,解*消肿。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痈,跌打损伤,痈疽肿*,痔疮肿痛,漆疮,脚癣,狂犬咬伤,*蛇咬伤。

验方

鲜山藿香适量,搥白糖外敷。

鲜山藿香、鲜地稔各一两,捣烂加第二遍淘米水,出汁内服。

山藿香十五克、田基*十五克,熬服。

山藿香二十克、鸡眼藤根二十克,熬服。

鲜山藿香、鲜旱田草适量,外敷。

鲜血见愁一两、鲜见血清一两、鲜茅根一两,捣生汁内服。

          刘济勇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