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熊胆苦寒清热*,杀生求生要少服
黑熊(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本品为熊科动物黑熊及棕熊的胆囊。始载于《药性论》,“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其胆囊入药,故名“熊胆”。胆囊取出后,干燥入药。我国已能人工活取熊胆汁,制成熊胆粉以供药用。 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熊胆)苦,寒,无*。主治:时气热盛,变为*疸,暑月久痢,疳??(nì)心痛,疰忤(zhùwǔ)(苏恭)。治诸疳、耳鼻疮、恶疮,杀虫(《日华》)。小儿惊痫瘈疭,以竹沥化两豆许服之,去心中涎,甚良(孟诜[shēn])。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náo)虫(时珍)。”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熊胆)性味苦寒,清肝凉心,明目杀虫。熊肉:补虚羸。熊掌:御风寒,益气力。性善辟尘,扑尘水面,投胆少许即开。” 棕熊(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NO.2.1功效主治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胃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息风止痉,清肝明目,清热化痰。 1 清热解*:本品苦寒,入胃经,清热解*之功较强,适于热*壅滞之疮痈肿痛、咽喉肿痛、痔漏等病证。 2 息风止痉:本品入肝胆经,善于清热凉肝、息风止痉,适于邪热内炽而燔灼肝筋之惊痫抽搐。 3 清肝明目:本品既能清热解*,又能清肝明目,适于肝经热盛之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生翳障等病证。 4 清热化痰:本品还可清热化痰,可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喘痰多。 用法:内服:入丸散,0.15~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点眼。 熊胆(摄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熊胆主要含结合型胆甾酸、牛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成分,有抗菌、解热、镇静、抗炎、解痉、抗惊厥、溶解胆结石、利胆保肝、降血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现代医学常用于眼疾、痔疮以及胆结石、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性肝炎、胆源性胰腺炎等胆汁淤积类肝病。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0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寇 ,张晨,王作林,徐强,王保和.熊胆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31(03):-. 音频:高定昌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白癞风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3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龙眼肉的5大功效及食用禁忌,龙眼肉食谱
- 下一篇文章: 快讯全国各大药市最新资讯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