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药二中药学大纲教材变化
年启用第八版大纲 整体变化情况 整体框架未变。 单味中药二十一章,中成药七章。 单味中药部分 删除:熊胆 增加:地锦草 性能特点大变! 麻*(第七版):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麻*(第八版):本品辛散温通,微苦略降,入肺、膀胱经。善开宣肺气而发汗解表、平喘,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温通散寒而通痹、散结。发散力强,平喘力好,治风寒表实无汗,兼咳喘者最宜。治肺气不宣之喘咳,风寒、寒痰者径用,风热、痰热者当配伍辛凉发散或清泄化痰之品。善治风水水肿,以及痹痛与阴疽。 西河柳 (第七版)辛,微温;归肺、胃、心经 (第八版)辛、甘、平。归肺、胃、心、肝经 (第七版)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胃、心经。既散风发表透疹,为治麻疹不透与风疹瘙痒所常用;又祛风除湿,治风寒湿痹可选。 (第八版)本品辛散甘解,平而偏温,开发升散,入肺、胃、心、肝经。既散风发表、透疹解*,为治麻疹不透与风疹瘙痒所常用,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用之最宜;又祛风除湿,治风湿痹痛可选,无论寒热均宜。 单味药配伍意义或有变化且配伍的数量有明显增加 桑叶配苦杏仁: 两药相配,既疏散风热又润肺止咳,善治温燥伤肺之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色白或微*。 柴胡配*芩: 两药相配,善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栀子配*柏: 栀子、*柏苦寒,两药相配,清热泻火、除湿退*力强,治湿热*疸、心烦尿赤效佳。 金银花配连翘: 既清热解*,又疏散风热,兼散结利尿,治外感风热每用,治咽喉红肿、热*痈肿及内痈无论兼表与否皆宜。 鱼腥草配桔梗: 清热宣肺、袪痰止咳、利咽排脓,治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可投。 射干配麻*: 宣肺祛痰、散瘀消肿,治热结痰瘀之痰饮咳喘、喉中辘辘如水鸡声效佳。 青蒿配*芩: 清肝胆火*湿热力强,治肝胆火*湿热每投。 个别中药功效主治略有变动 羌活:风寒头痛--太阳头痛。 重楼:息风定惊--凉肝定惊。 木瓜:消化不良证--(3)津亏食少(消化不良)证。 西洋参:清火生津--清热生津。
个别药物的性味归经变化 西河柳:辛,微温;归肺、胃、心经—辛、甘、平。归肺、胃、心、肝经。 木贼:苦,微寒;--甘、微苦、平。 知母:归肺、胃、肾经--归肺、胃、肾、大肠经。 天花粉:苦、微甘、寒--甘、微苦、酸,微寒。 使用注意加因兼酸味而有敛邪之嫌,故温热病不宜早用。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肺、胃经--甘、辛,寒;归心、肺经。 淡竹叶:归心、胃、小肠经--归心、小肠、膀胱经。 紫草:甘、咸、寒--苦、甘、咸、寒麻疹--防治麻疹。 连翘:归肺、心、胆经--归肺、心、小肠经。 板蓝根:归心、胃经--归心、肝、胃经。 鱼腥草:归肺经—归肺、膀胱经。 个别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发生变化 麦芽:回乳可用至60g--回乳可用至g。 青木香:注意:因青木香可引起肾脏损害,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年发布通知,取消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应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土木香(仅限于以菊科植物土木香的干燥根替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5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床神效方
- 下一篇文章: 你以为紫砂壶只有泡茶这一种功能那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