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治风剂疏散外风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节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12g) 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g) 细辛去芦,一两(3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二两(各6g) 疏风止痛。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菊花茶调散(《丹溪心法附余》) 上方再加僵蚕菊,菊花茶调力更强。 组成: 菊花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甘草 白芷各二两(各60g) 细辛洗净,一两(30g) 防风去节,一两半(45g) 蝉蜕 僵蚕 薄荷各五钱(各15g) 功用: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上犯头目之偏正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 苍耳子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苍耳散用辛夷芷,薄荷葱茶并煎汤; 鼻塞涕浊风热扰,清热疏风又通阳。 组成:辛夷仁半两(6g) 苍耳子炒,二钱半(5g) 香白芷一两(9g) 薄荷叶半钱(3g) 功用:疏风止痛,通利鼻窍。 主治:风邪上攻之鼻渊。症见鼻塞、流浊涕,不辨香臭,前额头痛等。 川芎茶调散、菊花茶调散、苍耳子散均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川芎茶调散总体药性偏温,对于外风头痛偏于风寒者较为适宜;菊花茶调散在川芎茶调散基础上加菊花、僵蚕、蝉蜕以疏散风热,清头明目,故对头痛及眩晕而偏于风热者较为适宜;苍耳子散用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配白芷、薄荷辛散祛风、清利头目,故适用于鼻渊头痛伴有鼻塞、流浊涕者。 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 石膏归芍苓术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秦艽三两(9g) 甘草 川芎 川独活 当归 白芍药 石膏各二两(各6g) 川羌活 防风 吴白芷 *芩 白术 白茯苓 生地* 熟地*各一两(各3g) 细辛半两(1.5g)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㖞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小续命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麻* 防己 人参 桂心 *芩 芍药 甘草 川芎 杏仁各一两(各9g) 防风一两半(12g) 附子一枚(9g) 生姜五两(6g) 功用:祛风散寒,益气温阳。 主治:阳气不足,风中经络。症见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筋脉拘急,半身不遂,或神志闷乱等。亦治风湿痹痛。 小续命汤与大秦艽汤同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均以辛散祛风药为主组方。大秦艽汤证因营血不足,风邪兼有郁热,故方中配伍归、芎、芍、地以养血活血,柔养筋脉,配生地、石膏、*芩清解郁热,功善疏风清热,养血活血;而小续命汤证因阳气虚弱,风寒外中,故方中配伍麻*、生姜发散风寒,人参、附子、肉桂以温阳益气,功善祛风散寒,益气温阳。 消风散《外科正宗》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脉浮数。 当归饮子(《济生方》) 组成:当归去芦 白芍药 川芎 生地*洗 白蒺藜炒,去尖 防风去芦 荆芥穗各一两(各9g) 何首乌 *芪去芦,各半两(各6g) 甘草炙,半两(3g)加生姜五片 功用: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主治: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疖,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 当归饮子和消风散均有祛风走表之荆芥、防风及养血扶正之当归、生地、甘草,皆有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但消风散中又伍石膏、知母及苦参、苍术、木通等,清热祛湿之功著,宜于湿热较重者;而当归饮子配以白芍、首乌及*芪之属,重在养血益气而祛风,故宜于风疹瘙痒日久,气血不足者。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 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并生用,各等分(各5g)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口眼㖞斜。 止痉散(《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 止痉全蝎与蜈蚣,祛风止痛功力宏; 惊风抽搐可缓解,又治脑炎破伤风。 组成:全蝎 蜈蚣各等分 功用:祛风止痉,通络止痛。 主治:痉厥,四肢抽搐;亦可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 止痉散与牵正散比较,减白附子、僵蚕而增蜈蚣,则止痉之力强,宜于内风之抽搐痉厥;牵正散兼有化痰之功,宜于风痰阻络之口眼㖞斜。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小活络丹用胆星,二乌乳没地龙并; 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各6g)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5g)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大活络丹(《兰台轨范》) 大活络丹药味丰,四君四物减川芎; 白乌两蛇蚕蝎蔻,麻辛附葛羌防风; 乳没灵仙芩连贯,草乌首乌丁地龙; 南星青皮骨碎补,木香沉香官桂同; 天麻台乌息香茯,虎龟犀麝玄牛从; 两头尖外又松脂,大*香附竭冰共; 瘫痪痿痹悉可疗,蜜丸箔衣陈酒送。 组成: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 草乌 天麻煨 全蝎去* 首乌黑豆水浸 龟板炙 麻* 贯众 甘草炙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连 熟地 大*蒸 木香 沉香各二两(各60g)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 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 僵蚕 天南星姜制 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蒸 黑附子制 *芩蒸 茯苓 香附酒浸,焙 玄参 白术各一两(各30g) 防风二两半(75g) 葛根 虎胫(豹骨代) 当归各一两半(各45g) 血竭另研,七钱(21g) 地龙炙 犀角(水牛角代) 麝香另研 松脂各五钱(各15g) 牛*另研 片脑( )另研,各一钱半(各4.5g) 人参三两(90g) 功用:祛风扶正,活络止痛。 主治:中风瘫痪、痿痹、阴疽、流注,或治跌打损伤等。 大活络丹与小活络丹功用、主治相近,但前者药味众多,以祛风、温里、除湿、活血药配伍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扶正之品组方,属标本兼顾之治,故适用于邪实正虚之证;后者以祛风、散寒、除湿药配伍化痰、活血之品组方,纯为祛邪而设,故适用于邪实而正气不衰者。 玉真散《外科正宗》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 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天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各等分(各6g) 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脉弦紧。 五虎追风散(《史全恩家传方》) 五虎追风亦解痉,蝉退天麻加南星; 全蝎僵蚕一并入,风痰祛散抽搐平。 组成:蝉蜕一两(30g) 天南星二钱(6g) 明天麻二钱(6g)全虫带尾,七个(30g) 僵蚕炒,七条(20g) 功用: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风中经络之破伤风。症见牙关紧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等。 五虎追风散与玉真散均可祛风止痉而主治破伤风,但五虎追风散重用蝉蜕、全蝎、僵蚕等虫类药,长于解痉定搐;玉真散以白附、天南星为君,重在祛风化痰。 木丹园感谢您的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6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种中药方剂速记歌诀汇总傻瓜版
- 下一篇文章: 瑶医专家祖传药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