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和纺织城的故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http://pf.39.net/bdfyy/ 西北国棉四厂自一九五六年建成投产以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曾经是陕西省重点企业之一。辉煌时期曾拥有纱锭11万枚、线锭3.2万枚、织布机台(其中剑杆织机台),年生产能力为涤棉、纯棉纱约吨,纯棉化纤布约0万米。40年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流传着一段顺口溜:“穷三厂、富四厂、不穷不富五六厂,吊儿郎当印染厂”。至于具体内容是指哪个方面,似乎没有人能说清,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特别是我们国棉四厂的子弟,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感觉。首先是四厂的生产规模大,从棉花进厂到坯布、棉纱出厂,各工序配套齐全,产品数量和工业产总值可能在纺织城首屈一指。 四厂的家属区和三厂一样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有部分房子的结构是三室一厅一卫的单元房,房间里的地板是和厂里车间的一样,是用水泥、锯沫和红颜料混合而制成的化学地板,隔上几年还要去总务科领地板油,自己把室内的地面全部保养一遍。使我们这些住在互助区的小伙伴眼红的不得了。 再有的就是每年春节给职工发放的福利很实惠。记得有一年厂里的养猪场杀猪,给全厂六千多职工发了五斤肉,确实让人惊叹。 还有四厂的各种生活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全:洗澡堂、开水房就在南区大门里,子弟学校就在南区的核心位置,仅操场就有两个;在纺北路旁边的工会俱乐部里,有秦腔、豫剧的自乐班的排练场地,王天才老师的评书曾经是四厂职工家属的 。 图书馆里的藏书特别多,我用父亲的借书证借阅了许多小说,大约有上百本。在通往生产区的路南边是一个露天的地方叫大会场,虽然是水泥板做成的条凳,几乎每周末都有电影和戏剧演出,好像是从周三开始,演出的海报就贴在了家属院门口显著的位置,通知大家到时前往观看。大会场旁边还有厂里的足球场和泳泳池。 特别让人能够记住的是有一个姓王的国家篮球队运动员转业到了四厂,每周六他都会和四厂篮球队在四厂十字邮局北边的灯光篮球场与其他厂队比赛,到了夏天他又担任游泳场的安全员,或者坐在岸边或者在泳池中漂浮着。 (上海姑娘在练习“打结”)年春节刚刚过去,喜庆与欢乐的气氛仍在上海的街头巷尾飘荡、弥漫着。一列墨绿色的客车,从上海南站启程了。一声汽笛长鸣,牵动着车上车下众多人的心。车下,送别的爹娘们含着泪水,挥舞着手臂,贴着列车奔跑着,高声地叮咛着、嘱咐着;车上,每个窗口都挤满了姑娘们的面孔,面孔上流淌着离愁的泪水。 这不是普通的旅客列车,车厢内的两千零一名上海姑娘,是根据纺织工业部的安排,委托上海市劳动局为西北地区 的纺织企业——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招收的女工。 列车从沪宁线驰入陇海线。经过江苏、越安徽、过河南、入潼关,把两千余名青春少女运送到了*原下的浐河滩上,在专用线的站台上(当时刚刚修到西北一印)受到了四棉筹建处领导的热烈欢迎。震天的锣鼓,猎猎的红旗,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至今健在的“上海姑娘”记忆犹新。 上海姑娘们来到了一个荒凉、陌生而又新奇的地方。两千张面孔,两千种心思。四棉领导人欢迎上海姑娘们的到来,对她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呈冂形的四幢崭新的三层楼房,组合成三个矩形大院,中间空地上种植着树木和花卉,环境幽静而亮丽。 20平米的房间内,四张崭新的单人床,有桌、有凳,排列有序,给女工们以明亮舒适的感觉。特地从上海招聘的十余名炊事员,学会了用西北产的原材料做出上海品味饭菜,女工们吃得开心,“不服水土”之忧自行消失,阳光的脸上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叽叽喳喳,温绵软婉的吴侬软语,招来路人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cd/9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献上家传奇效方,祖父行医至今,屡用屡
- 下一篇文章: 支招让漂亮花草扮美您的阳台和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