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主角贾宝玉身上蕴含着的禅宗韵味,更是值得细细品味,曹公立足贾宝玉爱思考的性格特点,在他成长过程中安排了各类体验让他经历,最终导致他走向“悟”的境界,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无疑是其中一个经典情节,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情节进行详细分析。

黛、湘两人对宝玉“情”的折磨,是宝玉禅悟的导火线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悲谶语”中,正值薛宝钗生日,贾母特意为其举办生日宴,宴会上有个戏子长相酷似林黛玉,王熙凤为了调侃黛玉,便故意发声:“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贾府众人都对林黛玉有“矫情,爱耍小性子”的误解,纷纷缄口不语,唯独天真烂漫且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一语道出真相,贾宝玉生怕史湘云得罪林黛玉,故频频给其使眼色:

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果然不错。”一时散了。——第二十二回

就这样,贾宝玉因为好心,同时得罪了湘、黛两个人——史湘云生宝玉的气,觉得在贾府还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深感受到侮辱;黛玉也生宝玉的气,众人皆误会黛玉是个矫情之人,黛玉没想到知己宝玉也是如此想她的,心中着实恼怒,贾宝玉两头安慰,却被两头骂,最终开启了“禅悟”状态。

贾宝玉本是天下至情至性之人,他将“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正因为情,他才挤眉弄眼提醒湘云,也正是因为“情”,他处处在乎林黛玉的想法,自己好心从中调和,却落得两处的贬谤,宝玉为情所伤,被情所累,自此“由情悟空”。

宝玉的领悟不是偶然发生的,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早已完成了原始的禅学积累。首先,宝玉最喜看《庄子》,加上宝玉的痴性,让他对世间一切都给予最深沉的思考,他对《南华经》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等语皆有所感,这让他具有“禅悟”的潜力,加上在宝钗生日宴会上,又得到了宝钗的一番点化:

满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一曲《山门》,让宝玉若有所思,他尤其喜欢“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句,此语与《庄子》思想暗合,颇得宝玉心意。所以宝玉两头受气,气冲冲回到住处,又听见袭人提到“大家彼此”,便有感而发说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在这些思想以及事件的铺垫下,贾宝玉开始“由情悟空”,宝玉原本将对姊妹们的情感看作天下最重要之物,可自己却也被这份“情”所伤,悲伤忧愁之际,只能将“悟禅”当做解放自己心灵的途径。

贾宝玉“悟禅”的内容以及具体形式

宝玉经此一番“情”的折磨后,心中若有所悟,便提笔写下一个偈子: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此语何意?“证”乃是佛教用语,“无漏之正智,能契合于所缘之真理谓之证”,简而言之,“证”乃领悟、证道之意。大概意思是:我们都希望通过感情进行印证,只有到了没有什么值得印证之时,才能真正达到“立足之境”。

人文社注释此偈子“用意双关,既是谈禅,也是说情。”贾宝玉在此次“戏子事件”中,感情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他对湘云有友情,对黛玉有知己之情,他用心对待二者,收获的却是误解,由此构成了他烦恼的根源,所以他思想走向极端,认为既然“情”会伤人,那么只要没有“情”,自己就不会受伤害,所以才有“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之说。

贾宝玉写完这首偈子之后,生恐旁人看不懂,还专门写了一支《寄生草》在旁进行解释: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回头试想真无趣。

相比偈子,这支《寄生草》的意思更是粗浅易懂。贾宝玉的灵感明显来源于枕边书《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有“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之说。庄子认为,每个人处于社会环境之中,都会被异化,喜怒哀乐惧等等情绪都是“我”异化的结果,此种状态下的人被称为“假我”,但这种状态需要依赖“假我”才能存在,如果“假我”消失了,那么那些状态无从呈现,人就能返回“真我”的境界。

所以贾宝玉的这支《寄生草》是对上面偈子的进一步延伸,从抽象的“禅悟”具体到宝玉自己的生活层次,具体到这次“戏子事件”上,就是我如果不在乎“情”,不去管湘云是否会得罪黛玉、黛玉是否会对湘云动怒,那么我就可以摆脱“假我”,回归“真我”,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

宝玉由此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自己以往的种种作为感到不值,故发出“从前碌碌却因何?回头试想真无趣”的感叹。

宝玉的此番作为其实属于“文字禅”的层次,文字禅从宋代兴起,直到明清时期仍然风行,并对知识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明显深谙此道,故将“文字禅”作为宝玉大彻大悟的重要步骤,实则也确实增加了《红楼梦》的文化底蕴与禅学意味。

贾宝玉禅悟的局限与不足,远未达到大彻大悟之境

贾宝玉虽然以偈子和《寄生草》表达了自己“禅悟”的思想进化,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他只是因为湘云、黛玉对他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悲伤而已,一旦这份悲伤忧愁被解除,他便立刻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贾宝玉写完偈子之后,“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这才添了一支《寄生草》,以供旁人瞻仰,可见宝玉做此偈子乃是给旁人看的,林黛玉作为宝玉的知己,看到这篇偈子之后,立刻察觉出宝玉只是一时感忿而作,因此她并不在意,只是觉得“可笑可叹”;倒是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性情不甚了解,看到宝玉做此“禅悟”之语,立刻开始担心:

宝钗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说着,便撕了个粉碎。——第二十二回

宝钗并没有看出宝玉的“禅悟”只浮于表面,可林黛玉却不同,贾宝玉的偈子末尾句“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并未达到至善之境,宝玉还需要一个“立足之境”,说明他并未领悟到佛家“一切皆空”的境界,林黛玉绝顶聪明,她立刻看出宝玉的肤浅,便有意用禅悟的方式将宝玉拉回正轨:

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你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愚钝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首偈子末尾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方是干净。”——第二十二回

脂砚斋评语: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

贾宝玉悟道最后还需要一个“立足之境”,林黛玉却用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将禅悟的境界升华至抽象的虚无,比宝玉更上一层。林黛玉的回答,深得禅宗精髓,在此可举一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温州净居尼玄机,唐景云中得度,常习定于大日山石窟中......乃往参雪峰,峰问:“甚处来?”曰:“大日山来。”峰曰:“日出也未?”师曰:“若出则熔却雪峰。”峰曰:“汝名甚么?”师曰:“玄机。”峰曰:“日织多少?”师曰:“寸丝不挂。”遂礼拜退。才行三五步,峰召曰:“袈裟角拖地也。”师回首,峰曰:“大好寸一丝不挂。”

在玄机与雪峰的交谈中,玄机自称自己的机上一丝不挂,意为自己的禅境已经达到了清净无碍的至境,可当雪峰告诉玄机:“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玄机立刻回头,可见他并未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贾宝玉也是如此,虽然他“由情悟空”,但远远没有达到至境,心中始终有“情”萦绕,所以林黛玉以*攻*,用禅悟来破禅悟,让贾宝玉自我察觉,自己根本没有达到“悟空”的境界。贾宝玉乃林黛玉知己,立刻明白了黛玉之意:

宝玉自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自己想了一想,原来她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自寻烦恼。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第二十二回

就这样,林黛玉成功将贾宝玉的思想拉回正轨。但此禅悟韵味十足,值得细思,这也是《红楼梦》难得的一个经典桥段,贾宝玉其后的思想演化,必定会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化,可叹不见曹公后四十回,未能看贾宝玉思想进化之最终模样,实在遗憾。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gx/1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