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马兜铃酸是伤痛,炮制配伍须慎用
马兜铃(摄于湖南长沙)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干燥地上部分称“天仙藤”,其根称“青木香”。始载于《开宝本草》,因其“蒴果垂于茎上,犹如铃铛挂于马顶之状”,故名“马兜铃”。秋季果实由绿变*时采收果实,干燥入药,马兜铃蜜炙炒至不粘手者,称“蜜马兜铃”;秋季采割地上部分,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根部,去杂、晒干入药。 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马兜铃)苦,寒,无*。主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痿疮(《开宝》)。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止(甄权)。清肺气,补肺,去肺中湿热……马兜铃体轻而虚,熟则悬而四开,有肺之象,故能入肺。气寒味苦微辛,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时珍)。”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马兜铃)苦辛微寒,轻虚象肺,入肺而清金治嗽,降气定喘,为湿热伤肺专药。根:名土青木香,涂诸*热肿,亦治疝疾。(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性味苦温,力能疏气活血,为疝气止痛专药。” 马兜铃(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马兜铃,苦,微寒。归肺、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1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本品味苦微寒,入肺经,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止咳平喘,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嗽气喘、咯痰*稠、痰中带血等病证。 2 清肠消痔:本品入大肠经,还可清肠消痔,用于热结肠道之痔疮肿痛、痔疮出血等病证。 同源药物 天仙藤,苦,温。归肝、脾、肾经。主要功效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1 行气活血:本品苦温芳香,入肝脾经,可行气活血,用于肝郁犯脾、气滞血瘀之脘腹疼痛等病证。 2 通络止痛:本品为藤本,气芳香,入肝肾经,可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同源药物 青木香,辛、苦,寒。归肝、胃经。主要功效有:行气止痛,清热解*。 1 行气止痛:本品辛苦性寒,入肝胃经,可行气止痛,用于肝胃气滞之胸胁、脘腹疼痛,疝气疼痛等病证。 2 清热解*:本品苦寒,既可行气止痛,又可清热解*,用于热*壅滞之适于泻痢腹痛、虫蛇咬伤、疮痈肿痛等病证。 用法:马兜铃,3~9g,煎服。天仙藤,3~6g,煎服。青木香,3~9g,煎服,外用适量。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马兜铃(摄于湖南长沙)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兜铃含水溶性季胺生物碱、马兜铃酸、马兜铃次酸及木兰碱等成分,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生育以及收缩血管的药理作用。但是,马兜铃中马兜铃总酸含量约为0.%;天仙藤中马兜铃总酸含量约为0.%;青木香中马兜铃总酸含量约为0.%。马兜铃酸具有较强的肾*性及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长期小剂量服用或短期大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可致马兜铃酸肾病,所以,应严格掌握此类药物使用剂量、用药时间、适应证、配伍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性反应的发生。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王潇晗,张连学,郜玉钢,臧埔,周瑞.含马兜铃酸中药减*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44(22):-. 陈孟兰,朱正兰.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03):-. 龚千锋成,刘高胜成,张的凤成,*成.马兜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01):95. 侯改灵,*岩杰,杨晓青,李静,赵智源,吴光华,毕亮亮.从临床表现和致病机制再认识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性[J].中药药理与临床,,35(02):-. 音频:孙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gx/3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沙棘的功效与禁忌
- 下一篇文章: 磁石磁石咸寒黑质重,平肝滋肾潜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