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保肝在畜禽饲养中的重要性
在前一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了冬春换季时节的预防保健方案,那么为什么要重视春保肝?春季和保肝有何关联?肝脏在动物机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今天我们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中成本草春保肝《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祖国医学历来重视预防,而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多的养殖朋友却舍本逐末,忽视了治未病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春保肝”也恰恰正是中兽医学防治法则中“治未病”之未病先防的具体运用。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如《*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依据祖国医学,春天属木,而五脏之中的肝属木,喜条达,肝气旺盛而升发,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且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血,主疏泄,主筋,因此,春季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中成本草肝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动物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不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而且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肝与心:主要表现在心主血、肝藏血和心藏神、肝主疏泄两个方面。若肝血不足,可影响心的功能,出现心悸、怔忡等症状;若肝疏泄失常,肝郁化火,可以扰及心神,出现心神不宁、狂躁不安等症状。 肝与肺:主要表现在的升降方面。若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出现胸满喘促等症状;若肝阳过亢,肝火过盛则灼伤肺津,可引起肺燥咳嗽等症状。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和运化的关系。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生血而司运化。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就可引起脾不健运,出现食欲不振、肚腹胀满、腹痛、泄泻等症状。 肝与肾:主要表现在肾精和肝血相互滋生方面。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血的不断补充,即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若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上亢,出现虚热、盗汗等症状。 肝与胆:胆依附与肝,肝与胆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肝疏泄失常则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与胆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常常肝胆同病,治疗上也肝胆同治。 中成本草养殖中保肝的重要性 肝脏是动物机体内 的消化器官和物质代谢中心,它在机体的代谢﹑胆汁生成﹑解*﹑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将肝脏形象的比作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因为据统计,在肝脏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达种以上。也正是由于它生理功能的旺盛复杂,决定了肝脏的多病性及易病性。造成肝脏 的原因主要有: 1、食源性 (霉菌*素):动物食用霉变后的饲料或物质而产生的霉菌*素; 2、病源性 (外感*素):动物机体感染病*或细菌后引起的疾病对肝脏造成的 ; 3、药源性 (内*素):化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过量使用及滥用也是导致肝损伤的一重要原因。 这些*素也是造成畜禽发病的主要诱因,如何有效清除动物机体内的这三大*素,不仅是保肝护肝的关键,也是让动物少发病甚至不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对畜禽的保健和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改善和提高肝脏功能是不可忽视的。通过保肝既可以提高动物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改善机体整体体质,提高动物机体整体对于不良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又可以辅助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各种疫病所造成的损失,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成本草产品应用推荐清除内*素:护肝颗粒+双*败*颗粒 方中“护肝颗粒”主要用于修复受损肝细胞,增强肝脏解*功能;“双*败*颗粒”用于对化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大剂量使用及滥用造成的内*素清除,改善微循环,抑制体内病*;预防和治疗双管齐下保护畜禽健康。 消化道疾病的预防方案:护肝颗粒+*芩地锦草散(或*栀口服液) 方中“护肝颗粒”主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畜禽肝肾损害,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生长机能;“*芩地锦草散”具清热燥湿,凉血解*,止泻止痢之功效,对病*性肠炎,肠道混合感染及修复效果明显。此方在保肝护肾的同时,可抑制病*细菌对肠道的侵害,修复肠壁粘膜,特别呵护肠道。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方案:护肝颗粒+板青颗粒+甘草颗粒 由于肺与肝在气机升降方面的相互影响,此方“护肝颗粒”具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之功效,可用治肺虚或肾虚不能纳气所致久咳虚喘;“板青颗粒”用于各种病*的单纯和混合感染,变异病*的防治;“甘草颗粒”专业针对呼吸道的咳、喘、痰等症状的改善。三药合用能更好的提高机体抵抗各种病*细菌对呼吸道的侵害。 祝您丁酉鸡年快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gx/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传统治法和解法
- 下一篇文章: 阳台上的鲜药房之地锦食疗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