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内服药疗效?

1、防病胜于治病。生活于水体中的鱼类等,病情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死鱼时,鱼病的治疗已很困难,此时鱼已经不能摄食或摄食极少,因此,应积极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树立预防施药为主的观念。

2、中西药结合使用有讲究。中药治疗鱼病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用药的成本较低;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实践证明,有疗效的中草药中掺入某些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例如,将“三*”(即大*、*连、*柏)、辣蓼、穿心莲、地锦草等中草药碾成粉末,掺入西药中,比单独使用中草药提高疗效近5~10倍。

3、巧算渔药用量。根据池塘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投饵量(按正常生长、未发病的前提下,以第二天刚好吃完略有盈余为计量)乘以20倍,即可算出池塘中的存鱼量,从而推算出用药量。例如,每天常规投喂精饲料千克,再乘以20倍,即此时的池塘存鱼量为千克左右,再根据存塘鱼时计算用药量。

4、使用诱食剂。鱼类对食盐和糖类的味觉较为敏感,为激发鱼类的食欲,可以在药饵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例如,将具有浓烈味道的中草药八角、丁香、大蒜辅以部分食盐做成诱食剂,添加浓度以10~20%为宜。

5、巧用粘合剂。粘合剂凝固药物的作用强弱直接影响药饵在水中成型时间的长短,药饵成型时间长,鱼类的摄食时间延长,摄食量增大,渔药在鱼体内的浓度会有所增加,对鱼病的防治作用增强;药饵成型时间短,渔药在水体中的散失严重,鱼类摄食量有限,对鱼病的防治作用就会下降,这样既浪费了药物,污染了水质,又延误了鱼病治疗的时机。因此,要选择粘性较强的小麦粉、木茨粉、糯米粉等作为粘合剂,粘合剂的用量为药饵的40~50%。

6、选择好载体。单纯的鱼药投放于水体中,鱼类很少摄食,只有将渔药配合在选择较好的载体中,才能提高药效,取得防治鱼病的 效果。最适宜的载体有玉米、*豆、小麦、花生麸、米糠、麦皮等糊状物。

7、如何投喂药饵。投喂药饵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渔药的疗效。实践证明, 是在投喂药饵前先停食1天,让鱼呈饥饿状态,第二天天气正常时,在上午9点或下午4~5点左右投喂药饵,能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gx/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