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掐指一算,

云南人民又要到“生死存亡”的时候。

因为,又到吃jèr(菌)的季节了!

众所周知,

这个美味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10天前,家住云南文山的这一大家子12口人,吃菌就被*倒了!到现在还有8人没出院。

大舅哥来约上山捡菌子

7月10日一大早,天又下起了雨,家住文山州县薄竹镇幕诗冲村的陈耿超看着这糟糕的天气有些发懵,这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了。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摩托声,陈耿超出门一看,原来是妻子小*住在落水洞村的大舅哥*兴红和小*的哥嫂骑着摩托带着两个孩子来了。

“天气太不好了,一直下雨,活也干不了,我们来约你去山上捡菌子。”*兴红说。听大舅哥这么一说,陈耿超赶紧回屋拿了个背篓背上,把哥嫂带来的两个孩子留在家给母亲照顾后,一行4人骑着摩托出发去距离村子10多公里外的白石崖山捡菌。

捡了一天满载而归

每年的这个季节,当地人都爱来这里捡菌子,陈耿超也是,每年都来。这天,上山后,跟着更有经验的大舅哥,大家的战况还不错,不一会就捡到了青头菌,花脚杆,奶浆菌,扫把菌等菌子。

突然,扒开一丛草后,大舅哥又发现了菌子,他兴致勃勃的招呼大家过来捡,陈耿超一看,这次的菌子有些眼生,长得有些像青头菌,可是又不是,因为这种菌子的颜色通体都是白色的。

这能吃吗?看见陈耿超有些迟疑,大舅哥用一番话打消了他的顾虑,没事、没事、这种菌可以吃的,在我们那边经常吃,味道很好呢。见大舅哥说的这么肯定,大家也就放心了,高高兴兴地把菌子摘下放到了背篓里。

陈耿超当时还觉得有些好奇,用手机拍下了这种白色菌子的图片↓↓↓

各位观众,你们能认出这种菌子叫什么名字吗,反正小编看了半天没认出来!

这天,在大舅哥的带领着满山遍野的找寻下,陈耿超和哥嫂都满载而归,背着满满几背篓的菌子,一行4人下午5点下山回到了家。

所有菌子混在一起炒了4大碗

刚进家门,陈耿超就兴奋的告诉老母亲,今天收获很好,晚上全家人可以美美的吃一顿菌子了。

看见满满几背篓菌子,陈母也很高兴。一家人纷纷开始行动,摘洗干净后,开始了烹炒。

晚上7点,陈家的晚饭开席了,主菜当然是今天新采摘的菌子,所有菌子混杂在一起炒成了一大锅,满满当当地装了4大碗,一家12口人围坐在一起,陈母、陈父、陈耿超和3个孩子,陈耿超的嫂子,当然还有大舅哥和小*的哥嫂及两个孩子,盛上米饭后准备开吃。

“好香啊,来多吃点、多吃点!”一家人互相招呼着,满满的4大碗菌子,让大家吃得很过瘾,而且今天的菌子似乎吃起来感觉特别鲜美。

一家12口人全被被*倒

放下碗的是几个孩子,吃完后,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打闹。突然,陈耿超6岁的小儿子“哇”的一声呕吐了起来,紧接着,另外4个孩子也跟着吐了起来!

怎么啦?怎么啦?闻讯而来的大人赶来询问时,也突然感觉心翻想吐,一时间,一家12口人纷纷出现了呕吐情况,并且小孩和老人还有拉肚子的情况。

“肯定是被菌子闹着了,医院!”陈耿超和大舅哥也是感觉头晕脑胀,吐完后,赶紧支撑着带着一大医院。

医院后,医护人员一看中*情况比较严重,立即联系了文山市的救护车,当晚10点多,一家12口人医院进行洗胃输液等抢救治疗。

第二天,陈耿超60多岁的老母亲和70多岁的老父亲以及大舅哥都感觉身体很难受,一直头晕腰疼。

云南省食用野生菌中*通报:

今天上午,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召开半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云南省食用野生菌中*的相关情况,截至7月20日云南省共发生野生菌中*事件10起,中*人数40人,死亡9人。

在10起中*事件中,其中9起是发生在农村家庭自采自食环节,1起属于多品种野生菌混合加工不当导致。

写到这里,小编想起来,几乎每年吃菌季节,都要提醒一回大家吃菌注意事项,可是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吃菌中*的事件发生。

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小编也在此再次引用省食药监和疾控防疫部门的提醒:

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

吃菌千万不要吃杂菌;不要吃不认识的菌子;一定要吃熟透的菌子;吃菌子不要喝酒;发现吃菌子中医院救治,千万不能拖!

原标题:12人吃野生菌中*入院家属焦急盼救助...

来源:弥勒电视台、春城晚报、视听文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gx/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