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
F.Be.I-人闲桂花静04:33来自西风无尘桂子清秋 天高气肃,秋容新沐,皓月光满,天香广寒。 秋风入夜,冷露无声,凉意漫漫,桂子香浓。 时近仲秋,爽洁的风里嗅到秋天的味道,这是属于桂花的农历八月,也被雅称为“桂月”。 每逢浅秋渐深处,正是桂子飘香时。 满树的桂子,从清冷的广寒落入山寺的月中,被濯濯的西风吹起,轻拂过行人的肩头,飘入水畔池塘,几尾锦鲤亲吻着水面的花雨,沉醉其间,不知年月。 天香之味时远时近,清甜而浓稠,隽永而幽淡,安静而轻灵。 沐浴其中,仿佛被这样的香气包裹和封印,如同琥珀中的小虫,凝固了千年的时光,在漫漫秋日里独享一种恒久的幸味。 小小的桂花传递的不仅是秋日的美好,更是中华文化中对于秋天独特的审美与体验,以及悠长岁月里回味无尽的故事和深情。 八月桂花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庭前八月,香满中秋桂花属木樨科,因其树干灰褐色,纹理类犀牛,故为“木犀”。同时,因其叶面坚硬形如“圭”字,为乔木或灌木,故取名桂花。 秋意渐浓,桂花也次第而放,它花瓣四合,小小一朵,簇簇而生,落而无声。 但就是这一朵小小的桂花,却极富灵性——它因清雅绝尘,浓淡适宜的花香,入列中国十大名花。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我们都比较喜欢“谐音”的寓意。 桂花则被誉为“贵花”,它经常与玉兰、海棠、牡丹一起栽植在庭院之中,取四者谐音,“玉堂富贵”之意,祈愿为整个家族带来繁荣兴旺、幸福光明。 清雍正粉彩“玉堂富贵”花卉纹碗桂花有很多品种,主要有四大品系,即银桂,金桂,丹桂,四季桂。 前三种主要以树冠、叶片,花色等的不同来区分,四季桂则因为花期更长(9月至次年3月)区别于其他。 银桂、金桂、丹桂因其一年一期,都堪称仲秋之花,即使如四季桂,它的盛花期也在此时。 无论是淡*清浅的银桂,还是金碧耀眼的金桂,或者橙红如枫的丹桂,还有经年常开的四季桂,它们都是绵绵秋日里不可或缺的美好,让人们在秋天的清愁外多了一丝欣喜的清甜。 丹桂飘香桂花之贵——来自隽永的幸味,绽放在秋天的深处的宝贵桂花之“贵”,不仅是因为谐音,更多的来源于它独特的香气:恬淡却不散漫,清幽而不失甜美,浓郁但不厚重,含蓄柔和却持久芬芳——符合中国人心目中名花的气质。 与其说桂花让秋天有了隽永的浪漫,不如说桂花让喜悦有了具体的味道。 那样淡淡缓缓,走入了众人的秋天,让嗅觉得以灵敏,抚慰着每一颗心。 那样巧合偶然,在某个夜晚散步时秋风吹拂的瞬间,于某天清晨赶路时凉意浸染的时刻。 某个转角,某家庭院,某处道旁,桂花就这样静静地绽放,落满一地,在秋色里唤起人们关于幸福的记忆。 光影里的桂花,开落秋天的芳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八月桂子落,天香云外飘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轻*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古往今来,有太多吟诵桂花的诗词,窃以为李清照的《鹧鸪天》可以写出桂花的韵致与品性。 外形质朴,色彩淡雅,看似柔和疏淡却秉持着高远的德行,如同归隐的君子,即使远离人群却依然释放着灵*的香气,为世人所敬。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更是将桂花推上了无冕之王的宝座。 梅定妒,菊应羞,梅菊为花中君子、花中隐者,其之高洁自不必说,而遇到桂花,却也失了几分颜色,桂花开处冠绝中秋不是虚言。 画阑开处冠中秋甚至李清照还为桂花未被写入屈原的《离骚》中而怨叹和质问,可见桂花在她心中的地位,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清照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审美。 桂花之清雅芳香更是词人自身的写照:她本该顺遂一生,却遭逢诸多坎坷磨难,身世实堪伤,但即使如此也未改其志。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才女,不仅是因为她卓绝的才情,更是她如桂子志存高洁和其作品千年溢香。 秋日园林,桂花满枝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桂花之思与桂花之诗每每说起桂花,便不得不提及中秋,也必然引来秋思和清愁。 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望月,团聚之夜,思念无声却可化作月光,成为桂花,不知落在谁家院落,意韵无穷。 除此以外,桂花和江南也是一对好CP。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让江南的动静之美尽数展现。 柳永笔下的钱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将三秋桂子的天堂杭州描摹的分毫不差,让人拍案叫绝。 据传也引发了完颜亮对江南的终极向往,成为宋金战争的导火索。可见小小的桂花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连塞外大漠的汉子内心深处也向往这样的江南之味。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桂花,属于美食的仲秋仪式桂花辛温。辟臭,醒胃,化痰。蒸露浸酒,盐渍糖收,造点作馅,味皆香美悦口。亦可蒸茶油泽发。 桂花不仅仙气飘飘,还有着食用和药用的价值,因它独特而浓郁的香气,在诸多食物中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金秋一到,江南人的口中都吞吐着桂子的芬芳,空气中是它,挚爱的甜品中有它,桂花鸭需要它,桂花茶、桂花酒无一不是它的气味。 可以说从正餐到甜点再到饮品,涵盖之广令其他花卉难以望其项背。 桂花糕桂花糕在南宋被称作“广寒糕”,采摘桂花去蒂,洒上甘草水,和米一起舂成粉然后蒸成糕,因为其取“蟾宫折桂”高中之意,所以应该在读书人之间非常受欢迎。 桂花糕是江南最著名的糕点之一,米的糯香和桂子的甜香,雪白点缀着金*的色泽,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融化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深刻的味觉。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桂花的优势,江南很多糕点均以桂花作为点缀或调味。桂花还能制成桂花糖,和梅卤(青梅盐渍后的卤)混合,遮盖好,然后压大石密封发酵后,将桂花取出冲洗,沥干水分然后散入白糖,捣成糖浆,晒干封存。桂花米露桂花还可以制成桂花露,桂花茶和桂花酒。红楼梦中记载了两瓶"香露"。"三寸玻璃小瓶,上面螺丝银盖,鹅*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木樨清露就是桂花凝露,非常稀罕,不是一般人能够享用的。宋人雅淡,称桂花做仙客、仙友。而桂花香和桂花茶便成为宴饮小酌的佳品,因其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的功效而备受推崇。屈原《九歌》中:“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其实里就是桂花酒,它开始用作祭奠和重要仪式,后逐渐成为民间常见的酒类。桂花酒古人很喜欢桂花酒,因其酒香甜醇厚、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认为它是延年益寿之酒。记得有次去南京游玩,正是深秋时节,苦于为家人挑选特产,店员向我热情推销他们的桂花酒,遂买下两小坛寄给父亲。经年后春节回家,父亲开心地打开,邀请全家共饮。彼时已忘记此酒的存在,心内大为感慨——父亲爱饮酒,也喝过不少好酒,却如此宝贵看似普通的桂花酒,因为他把我随手的心意看的那样珍贵,不禁惭愧于自己微薄的孝心。除了食物,桂花还可以提取芳香油,用作化妆品。同时桂花味辛,浑身是宝,即它的花、果实、根部均可入药:花可以化痰止咳,治疗牙痛;果可以暖胃平肝,散寒止虚;根能够祛风散寒,治疗风湿筋骨疼痛和肾虚牙痛等。不知这样的桂花是否会让你心生欢喜,愿大家可以在秋日的况味中探寻和偶遇那一缕幽幽袅袅而又馥郁清新的桂子香气,伴随着它走进仲秋的时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jg/12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俗称祛湿草,叶子就像竹叶,在湿润位置
- 下一篇文章: 伤疤变绿肺,盐边县矿山修复初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