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麻*的主治和禁
麻*的功效与作用(选自《中药学》) 本品为麻*科植物草麻*及木贼麻*或其它含麻*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用于咳嗽、气喘。 麻*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 麻*的功能与主治(选自《本草纲目》)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茎)苦、温、无*。(根节)甘、平、无*。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伤寒*疸。用麻*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醇酒汤”。 3、*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汤”。 4、风痹冷痛。用麻*(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等分为末,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夏麻*丸”。 7、中风。用麻*(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 熬成膏,收存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芪、麻*根各一两,加牡蛎(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服。 10、阴囊湿疮。用麻*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敷患处。 麻*的禁忌(选自《本草害利》)其性轻扬善散,发表最速,若表虚自汗,饮食劳倦杂病;自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痘疮倒靥,不因寒邪所郁,而因热甚;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类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汗多亡阳,能损人寿,戒之戒之!春深夏日,以至秋初,法同禁。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伤营见证者宜之。若非冬月,或无寒邪,或寒邪在里,或风伤于卫等症,虽发热恶寒,不头痛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者,皆不可用。虽可汗之症,亦不宜过剂。汗为心液,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大患。 中牟产麻*,地冬不积雪,其性热可知。 苦辛温,入心、肺、膀胱、大肠四经。专司冬令寒邪,头疼身热脊强,去营中寒邪,泄卫中风热,轻可去实,为发散 药。麻*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二药皆轻扬升发,而所入不同,疮家用生麻*,与甘草等分,或配犀角地*汤,或配竹叶石膏汤,或配大生地,能令人不出汗,使脓水走多,其愈乃速。误用者,熟地解之,一两解一钱。麻*根节,能止汗,其性走表,能引诸药至卫,而固腠理。 今荥阳中牟者为胜,立秋后收茎阴干,其根皮色*赤近尺者用之,折去节根,水煎十余沸,以竹片掠去上沫,沫令人烦。或用醋泡,或蜜炙则和,亦有生用,须煎去沫。 麻*图片(1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jj/9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阳起石的主治
- 下一篇文章: 左氧氟沙星片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