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日前正在热播的《女医明妃传》再次掀起一股中医热潮,女医允贤立志悬壶济世、妙手仁心,她苦读医书,凭借对中医的热爱和痴迷,克服艰难险阻,从一名懵懂的医学菜鸟成长为一位传奇女医,演绎了一部大明女神医的成长奋斗史。剧中允贤一家祖上原为御医,因被奸人陷害遭遇灭顶之灾,允贤父亲严禁女儿学医,但允贤无论父亲如何责打,即使身陷囹圄,险些丢掉性命仍不忘初心,因为她目睹哥哥在带着自己逃亡时滚下山崖受了重伤,却因为自己不认识止血的药草而丧命,她痛悔莫及,答应哥哥立志学医,这是她学医的坚定信念。

那么可以解救允贤哥哥性命的神奇药草是什么呢?原来它是中药“茜草”。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茜根。《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又称:苗根生山阴谷中。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蜀本草》称本品为染绯草,并描述:叶如枣叶,头类下阔。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皆有,八月采根。对照《证类本草》中的茜根附图,可认为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茜草。

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茜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苦,寒。

归肝经。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6~9g.

置干燥处。

茜草能止血活血,兼能利水,在《*帝内经·素问》一书记载的少量方药之中,即有茜草一味:“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歧伯曰:“以四乌贼骨一芦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这里的芦茹,即茜草。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茹芦”。茜草苦寒,入肝经,药用其根部。此药既能行血,又能止血,故有“血见愁”之别名,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适合在武侠小说里使用呀?

国医大师朱良春指出:前人经验,多认为茜草炒炭止血,生用行血。其实茜草生用也有显著止血的作用,不必炒炭,只是止血当用小剂量(常用6g左右);行血则须大剂量(20一30g)。由此可见中药的秘诀也在于剂量的掌握和使用呢。

茜草止血,范围较广,无论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多、子宫出血,凡因血热妄行引起,量多色鲜,舌红脉数者.皆可投以茜草,而收迅捷止血之效。常配伍生地*、大*、白芍药、炒牡丹皮、炒栀子、侧柏叶同用。

茜草本可行血,配合大*等应用,尤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晚清张锡纯善用茜草,其妇女科方中有“清带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治妇女赤白带下,所谓赤带,即子宫的少量出血)和“固冲汤”(*芪、白术、龙骨、牡蛎、山茱萸、白芍药、海螵蛸、棕榈炭、五倍子、茜草,治妇女血崩、子宫出血)。

茜草行血,疗效最显著的是治疗妇女血滞经闭,单用此味30g,*酒与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数剂即可收通经之效。

茜草还可利水。用于水肿、*疸等疾,《千金》治风水,即有“活其血气”之说,朱老认为:临床对于水肿仅用通行利水剂无效者,常改从瘀治疗,选用茜草和益母草、*箭羽、丹参、泽兰、牛膝、车前、猪苓、茯苓皮、桂枝等,每收捷效。茜草、益母草、泽兰辈.既能活血,也能利水.故用于血瘀水肿证,非常合拍。

参考资料:《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修订版》朱步先等整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我刊原创发表,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zy/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