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教师风采追数学文化

年7月21日,荣成市蜊江小学的数学老师们经过暑期的短暂休息重返校园,在线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

此次活动先由梁娟(威海)、安娜(临沂)和耿倩倩(济南)三位老师作出研究课后,再分别由王晓萍、郑玲玲、丁莉、魏会等老师进行课例点评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汇报。

首先由威海市梁娟校长带来《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梁校长的教学富有启发性,教学设计精妙。教师借助点子图,利用数形结合,使学生明白“10个十是一百”“12个十是”“6个百是”。 ,引导学生总结“想口诀”“想计数单位”的两种口算方法。教师把点子图应用到了 ,值得我们学习。 的微视频,生动有趣的把数学文化渗透到了课堂之中。

课后,王晓萍校长对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设计与课例点评,对进行数学文化教学的单元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接着,由临沂市安娜老师带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安娜老师以“七?一”节日开启本课,整堂课以“点子图”贯穿始终,放手学生,由学生自己“圈一圈”“写一写”“算一算”“想一想”,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探究能力。教师借助点子图,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算理。此外,课堂还呈现了“倍乘法”“中国台湾的视窗法”“铺地锦法”等方法,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悄无声息的渗透了数学文化。

下午,首先由临沂小数团队的主持人郑玲玲老师做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设计和分析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如何设计,对于数学史等资料如何取舍利用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特别是介绍数学文化的环节令人眼前一亮,把抽象的计算变成了生动的数学故事。通过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识。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济南市的丁莉和魏会主任对耿老师的课进行了分析和点评。为设计数学文化教学提供参考范本。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是教师抓住数学本质、深刻认识数学文化的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做到择高而立、深入浅出。

这次研讨会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这炎炎夏日邂逅这样一场“文化大餐”实在是一大美事。为我们今后研究数学文化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使数学文化进入课堂,融入教学。

文字:迟颖萍

编辑:毕燕妮

校对:马越

编审:樊景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jincaoa.com/dmczz/5898.html